哇~標題好大-愛,人類生存問題的解答...嗯...我想我之前常常被"愛"這烏賊弄到快窒息了...很多人也會有這感受吧? 所以說愛是人類生存問題也不為過:) 感謝上帝我還沒做傻事...
愛的理論...看到理論大家首先就會想說...幹...怎麼又是理論?!生活需要這麼多理論幹啥? 經驗就是智慧嘛...賣粽子阿婆或許比博士更有學問(這裡的學問或應該指包粽子...應節,端午節快樂!!)...我想,理論就是一盞明燈吧,當世界陷入一片黑暗時,那盞明燈就顯得多麼重要亮眼...所以"點燈人"還是很重要滴:)
首先說愛(或類似愛的表現)是動物的本能反應,例如母貓照顧小貓就是讓這物種可以繼續存活繁衍下去的條件,這種自然界裡的和諧是渾然天成的...但是,人類在進化中脫離了動物界(所以不要再說偷吃是男人的本能了!!!那是藉口吧,除非他認為自己還是進化不全的生物:)別忘了想要偷吃的話,男人,女人,男同性戀,女同性戀,變性人等等都會偷吃...),人類既然同自然界分開了(大家都無可避免使用加過工或加料的東西...),先前與自然界的那種和諧就一去不返,所以人類唯有發展理性(不是進化不全的獸性,因為獸性是不經思考的,是沒有選擇下衍生的行為,身為人類我們應該可以做得更好吧...)來締造新的和諧...人世間的"愛",也是如此...
人,生而孤立,因為我們自覺到自身的存在,我們可以思考過去,現在,未來,每個人的想法都不相同,所以說我們都是孤立的個體...這種孤立帶來了不安,所以我們需要"結合",就是"與別人一樣"來得到那安全感.結合的方式有很多種,宗教,團體,創作(跟外界溝通的渴望)...還有一種:家庭-愛...愛的結合又可分為兩種:共生結合與成熟的愛...
共生結合就像是母親與胎兒的關係,他們是二(身體各自獨立),又是一(心理相互依賴)...(怎麼不能說是身體相互依賴,心理各自獨立??) 共生結合可分為被動與主動(類似S & M啦),所謂被動就是一個人逃避孤立的方式,就是變成另一個人的重要部份,這人就是他的生命他的神(聽SHE的歌吧...你是唯一的神話~~)他就在那人的光環裡面不必做任何決定,不必冒險,不孤立但只能說是不完整的被虐待狂...
主動的共生結合就是虐待狂,反過來說,他把他人變成自己的重要部份,以合併與使他人屈服的結合方式來使自己膨脹,並且脫離孤立的不安...這兩者的共同點是:融合但不具有完整的人格...
與共生結合相反的就是成熟的愛,就是兩人保存自己個人完整性的條件下結合,愛允許他依然是他自己,但在愛裡兩人因結合變成一個,但仍舊是兩個個體.所以說成熟的愛是一種對等的關係.既然是對等,就不會是共生結合中的任人擺佈或去擺佈人的S&M,既然是對等,那兩個對等的人面對面坐下若甚麼都不做,也沒有東西會產生吧,那只是路過的友善陌生人...所以"愛"需要多一點點... ..."成熟的愛是兩人主動的給予(付出)",一人純給予一人純接受,那應該是SM裡面的愛吧...
所以理論講看完了...很不錯的結語:
愛是主動的"活動",而不是被動的"傾向"; 愛是"屹立於",而不是"墜入";愛首要的意義是"給予",而不是"接受"...
(當然這裡說的都是說成熟的愛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