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

愛的藝術"The Art of Loving"-第二章-愛的理論 - 愛是"給予","施"而不"舍"

愛是"給予",說到"給予",或許像是捐錢...不一定富有的人就會捨得給,不一定貧窮的人就無法給,"給予"是一種真正富有的體現,再富有的人,若"給予"給他帶來不安,害怕失去九牛一毛,那他在心理的上是貧窮的...所以,愛是心理上的給予,能給愛的人是富有與快樂的.

在愛的給予中,這種給予並不是為了回報才給予,但是,這給予必須要有反射,才能構成"相"愛(雙方面的),不然只是單戀或前面提到不成熟的愛...構成"相"愛的給予,給予的人把愛給的對方,對方接受到了愛,那愛讓對方富足了,對方自然會有能力把愛給予你,(當然球打過去了,若沒打回來,握著球拍佇在場上又是幹啥?),若對方無法將愛給你,那你給的愛是無能的...無能的愛不能構成相愛...

更簡單的例子,你想要享受開車的便利,首先你必須要去學駕駛(不包括那種塞錢包合格的啦..);你想要彈鋼琴你首先你就要去學看樂譜;但怎麼沒人想到你若想得到愛,首先你就必須學懂甚麼是愛??

給予就是接受,是一種建設性的態度,就像老師不只教導學生,他若有真誠與建設性的態度,他也可以從學生那裡學到不少東西(三人行必有我師焉)...要達到這種雙方良性的互動,首先雙方就要有建設性的人格發展,就是擺脫依賴性,跳出自我陶醉,摒棄剝削他人的慾念,這樣他才能得到更多.

如果你付出的愛,無法讓你成為被愛者,這愛是無能的,是一種不幸...

用愛換取愛,才是相愛...

愛"施"而不"舍"...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