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

我想...我了解了...

記得前幾晚突然看到你半夜一點多還在網上,忍不住跟你打了招呼...記得第一句話我問你:還沒睡嗎? 你回答:在想你...突然想起...我問你只是突然想起?你說你也不知道為何你會睡不著...過後我們就聊了一些感情的事,你說或許你太自私吧,我卻認為愛可以衝破自私,是不是你不愛我?你說你怕了,我說我想弄清楚我做了甚麼讓你怕了...那一晚,我們認真聊了一會,我跟你說我一向跟你要的就只是這些,真心的對待,願意去溝通...可是你說要我給你時間:我告訴你...我還是不會...我還是我...了解嗎?

那一晚,或許灰矇的月色讓我們變得溫柔起來...過後我給你簡訊說:你若想要跟我聊天,想要來我家過夜,想要我陪你吃飯逛街看戲,想要我去怡保,想要我載你去機場,就給我知道讓我安排一下.不過,我希望你分清楚你是"需要"還是"想要",好嗎?因為我不想應付"需要","需要"是沒價值的,只有"想要"你才會自願開心,才不會變成我逼你,你明白並懂得分辨需要與想要的感覺吧?因為我不想再表錯情而已,也希望你可以不會那麼自私.希望你體諒,好嗎?你知道我能給你全部,但我想給對人.晚安.祝好眠.

你給我回了:知道,晚安!

我想,你終於會去看我給你的簡訊了...我想,那樣我就可以給你所有你要的時間,但就像我們說好的,請在這時刻體諒我慢慢的走開,因為你知道我是不想放的,是你迷失了...

今天一整天沒跟你聯繫,晚上九點半終於接到你的來電,原以為你是太想我了(哈..我總是那麼自視過高),怎知你第一句話就跟我說你要來吉隆坡的事,要我安排一下...我當時愣住了...沒聽清楚,想說你太想我突然這週末就要過來找我?你說是下星期你去巴里島旅遊前會先過來吉隆坡辦點事情...之前不是說不需要我去接你了?因為你不會過來找我,除非我願意載你去機場...我就問你,這樣你是"需要"我去載你還是"想要"我去載你...心中當然有些期待,因為當初簡訊說好了只有"想要"你才會找我...你的回答是:我不知道...我很忙,都沒時間去想... ...

當時我的心情真是跌落谷底...那你現在可以告訴我你是需要還是想要吧?因為我不是說過我無法再對你這麼好了,若你只是需要,我不想應酬...這不上不下的感情就像繩子一般把我脖子吊在半空中...你說你真的不知道那是需要還是想要...那你現在也說不出來嗎?/我現在無法...你不要逼我.../我逼你?不是說了只有你想要的時候才找我?那我們現在是怎樣了?/我不知道...我真的沒有時間去想,能給我去巴里島旅遊回來再告訴你嗎?我在那邊會輕鬆地想,也會跟我朋友聊這問題../可是你朋友真的知道我們的問題在哪裡?我都一直跟你說了,只想你跟我討論,你只要願意跟我說,我們的問題很容易就可以解決了...只是我一直看不到你的付出.../那你要在巴里島之前說清楚?/你現在有答案嗎?若有,我想說.../我不要浪費電話錢/那我打電話給你../我今晚很累也不想上網.../我是說我現在打電話給你.../我不想你浪費電話錢.../我不在乎那些錢,只要可以解決問題../我不想講...你看,你又來了...你又在逼我了...

就這樣,我們吵了起來...你說我這火氣大所以你不想跟我聊了...我只想說,若不是被你逼的無路可走,我怎麼會發脾氣??

若不是愛...那你又何苦找我要我不能在給的東西? 我已經給完我的全部,我得到的卻只是滿足你需要的滿足?

撕裂的心慢慢腐臭...只想說...我認了失敗,雖然這一次我想你會陪我走到最後(每一次都是這麼想),這一次我媽終於會相信我找到幸福,這一次找到可以真心誠實一起經營感情的伴,這一次...卻是:我告訴你...我還是不會...我還是我...了解嗎?

我想...我了解了...

孩子氣

晚上在公寓樓下桑拿室蒸肥油,突然手機作響,看到竟然是我弟婦給我的來電,想說那太不尋常了,該不會是家裡出事吧?下班前才接獲小學班主任過世的噩耗...匆忙接了手機,趕緊想要詢問我弟婦家裡的狀況,背景一片吵雜聲,弟婦卻遲遲沒有回應,當時真是心急如焚,努力想從那一片雜音中聽出端倪...咦...聽見我媽的笑聲...聽見我弟婦跟我姪兒在說話...頓時放下心頭那塊大石(雖然最近對大石壓砸都沒啥感受了,這時還是很心慌)...喂...喂...聽到我說話嗎?... ...喂,喂,喔...麗華,妳找我有事嗎?...(子軒,你不是說要跟大伯說話嗎?現在大伯在電話中,你要不要過來跟大伯說說話?)... ...喂...喂...麗華,妳聽到我說話嗎?找我有甚麼事嗎?家裡還好吧?... ...(子軒,大伯已經在電話上了,你過來跟大伯說說話啊...)... ...喂...喔...麗華啊,家裡還好吧?妳找我有事嗎?/哈,大哥,沒甚麼事啦,是剛剛子軒說他很想念大伯,想跟你說說話,所以就打電話給你.../喔.../不過現在他又不肯過來了...(子軒,大伯跟你說說話好嗎?)/喂...喂...子軒嗎?大伯啊.../哈...大哥,不好意思,他現在又不過來了...(子軒,你剛剛不是說你很想念大伯?...來...ㄟ...你怎麼連媽媽的電話也丟了)...哈...大哥,不好意思喔,打擾你了.../哈哈...不會啦...小孩子就是這樣,家裡沒事就好... ...

曾經我也是那個小孩...臉皮薄又不懂面對自己真正的情感,明明想做一件事,卻因為大家的起哄惱羞成怒,或更不好意思表達自己的情感,最後選擇拒絕或逃避,事後往往獨自在暗處後悔:) 曾幾何時,我也厭倦了大人間因為客氣而近乎虛偽的對話...:這是送給你的小小心意/不要這麼客氣啦!怎麼好意思?/拿去吧,小小意思不誠敬意/真的不要拿啦,這樣太不好意思了/請收下吧......就這樣通常送禮的送得很辛苦,收禮的也推得很辛苦,到最後氣氛差不多快要僵掉時,變成送禮的強迫對方收下,收禮的無可奈何收下...這尷尬的局面...所以,從小我告訴自己,要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,不要想要的說不要,人家真的收回之後心裡又有疙瘩...

記得小時後,我也是臉皮薄的很難接受別人的讚美,一次堂哥看我在塗鴉,拿起我的畫紙說我畫的真不錯,我當時立刻從他手上把畫紙搶了過來,撕碎...那是小孩子氣...

子軒,你還是三歲天真無邪的小孩子,大伯怎會忍心苛責你? 大伯看著你笑了...一些道理你長大後自然會懂,你父母會把你教得很好,大伯放心 :)

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

千金難買

下班前打了個電話給我妹,驚聞我小學的班主任邱老師車禍離世了..."馬來中",是小學二年級他給我取的外號,一直跟隨了我好幾年,皆因我有一雙大大的雙眼皮?或阿嬤從小就幫我梳的連蒼蠅都站不住腳的超級咖哩角髮型?抑或我阿嬤一身娘惹的裝扮?我爸一條沙籠加背心?雖然綽號叫"馬來中",記得那一年我成績單上的馬來文科拿了兩個丙,吃過一番苦頭的我,邊擦眼淚邊聽著我媽跟邱老師的理論...

"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吋光陰"...我第一次聽到這名句應該是由他口中朗讀出來的,課堂上的我並不是那麼安分,不時跟同學講話嘻笑,當時還會抓弄班上的女同學,尤其時常扯弄前桌女同學那長長的辮子,通常這時就會有粉筆往我身上招呼,被罰站更是家常便飯...我都幾乎忘了我也曾經是那樣的孩子,只記得有一天一位同學對我說,你這樣吱吱喳喳的好像八婆,從此我到高中都是班上最安靜的學生,全校最安靜的十位學生應該會有我的排名:)

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,的確時光千金難買,當初那位常來我爸店裡說著獵山豬的故事的邱老師,我爸,我阿嬤...都已經不在...吱吱喳喳的那位小孩,卻還在這裡繼續吱吱喳喳的,只不過有了更多的分寸...

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

安靜...

今天下午睡覺時夢見了你,雖然八年沒見面了,夢中卻是那麼熟悉...我們在一間西餐廳櫃檯碰面,你點外帶,我卻漫無目的不知幹啥沒買東西卻需要給錢...你笑著對櫃檯說,"把他的算進我的單子吧",我想推卻但櫃檯的動作卻太快,看著那一張兩個人的單子,你點了百多塊的外帶,我的是三十五塊,想起答應還你的錢到現在還沒著落,我不想讓你為我買單多付錢,可我身上卻沒這麼多錢幫你付...看這那一張單子,我笑著跟櫃檯說,"你刷他的卡好了,我給他現金"...你卻一直跟我笑談著,我翻開錢包拿了幾次錢出來卻一直拿錯數目...哈哈...最後我笑著跟你說"他媽的,你能不能安靜一下,我錢都一直算錯"...哈哈哈...我們都笑了...好友A的來電讓我醒了...好久沒聯繫了,前一陣子看到你開了面子書帳號,卻遲遲不敢聯繫你,想你還恨我嗎?抱歉!一直覺得自己違背了跟上帝的承諾,所以跟你分手後厄運一直跟隨我,上帝一直懲罰我...

這場夢...是上帝終於原諒了我?是你終於不恨我?還是我終於釋放了自己?

只感覺一切好

安靜...

2011年6月12日 星期日

這是妥協還是真的過分了?

你都說你一直都很忙...每天都很忙...

我說,那麼

早上起床給我簡訊:寶貝,早安,我起床了,現在去吃早餐教書了,祝你一天順利
中午午餐空檔:寶貝,我現在吃午餐,你午餐吃甚麼啊?我今天會忙到五點喔,加油!
晚上下班回家:寶貝,我到家了,現在忙一些東西,今天又很忙很累喔,待會能不能視訊一會就去睡覺?

你說這像是報告...你說這是壓力...

你以為我想要這種罐頭簡訊?不然,在你每天一兩通電話過來,第一句寶貝在哪裡?第二句我很忙喔,不聊了!就掛斷...晚上視訊一開就是寶貝,我今天好忙好累喔,我們今天不聊了好不好?明天再聊吧...我還能怎麼樣?我還能要求甚麼?你在怡保,我在吉隆坡,現在你說兩星期見一次面也可以...我們算是伴侶?我們如何拉近彼此的距離?我們又要從哪裡去了解對方多一點?

這種罐頭簡訊,或許可以成為晚上你通常所能給我那短短幾分鐘視訊的談資,我們可以快速關心一下彼此,然後就放你去睡覺?

壓力,那是因為你覺得被逼去做,所以才會有的吧...那為何就你不能主動為我去做?在我開口前,那不就是沒壓力了?若你甚麼都不能做,那這樣的要求算是過分?

你知道嗎?每晚的視訊我都很不想開...因為不想聽到同樣的:寶貝,我今天好忙好累喔,我們今天不聊了好不好?明天再聊吧...

我想我只能妥協到這裡...

我真的想知道我是真的要求太過分嗎?

不然告訴我應該怎麼做?每天接你兩通電話:我很忙喔,不聊了?打給你算是煩你,視訊又說很累...

可你還說愛我,那我們的愛是怎麼了?每天這樣的電話算是有溝通?一說溝通你又說寶貝,我每天很忙很累,回到家都不想溝通了...那我們的愛要怎樣? 等你說不忙的時候?? 那是甚麼時候?

我真的想知道,那要求算是妥協?還是我太過分要求了?

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

愛是尊重...相互尊重才能讓愛自由...

"尊重",字源"respicere"就是"注視"...意味注視著那個人,照著他原本的樣子來認識他,而不是照自己的心意來塑造他...

很多人認為我做不到這一點,我也深切檢討,為何到最後總是變成我需要去"控制"他人,"剝奪"他人"自由"?

書上或許說得對,唯有一個人達到了獨立的階段,感情上不必過度依賴他人,自然不需控制侵占他人,唯有達到這種心理上的自由,才能建立真正的尊重...例如古老的法國歌曲歌詞:愛是自由之子...

我想我在感情裡不夠獨立是對的,總是認定了一個人就打定要一輩子,他原來的樣子我不喜歡就會希望他照著我的心意來改變,往往對雙方來說都是折磨吧...

或許朋友說得沒錯,世界上又不止有一個人,不快樂為何不離開?感情一拍不合立刻就應該散了,反正外面還有這麼多比他好的人...

感情真的是這樣的嗎? 若我可以更獨立的話,我應該做得到,一發現不適合立刻調頭,不必時時猜測對方的感覺為何變質了,不必打破沙鍋追問謊言,也不必再問對方你真的愛我? 反正我不喜歡我也有離開的自由...應該這樣吧? 留下又何苦? 努力到最後一分鐘又求甚麼? 尤其當對方開始覺得你很煩時,為何還要問對方是不是愛你,要不要你留下? 為何還給對方機會說"我愛你"??

或許,不應該忘了,這裡講的是"相愛",所以"尊重"應該是雙方面的吧...你愛一個人就會去尊重他,不會做他不喜歡的事情,也不會逼他做他不喜歡的事情...同樣的,他若愛你也會去尊重你,不會做你不喜歡的事情,也不會逼你去做你不喜歡的事情...這樣的雙方"尊重",控制與統御不就發揮不了作用?

或許我在感情上應該更獨立一點,我尊重你,你不尊重我,我不會要你改,因為你不愛我(或說"我們不適合"應該更好聽一點吧?),這樣大家就各走各的路,不會再有這種拉扯的痛...

我在感情上的要求是,你若不愛我,也請你尊重我對你的坦誠,就坦白對我說,那麼雙方真的可以省去不少折磨...我也不應該再問你為何你要這樣做? 這樣算是愛我? 因為相愛應該是相互尊重,唯有這樣,愛才是自由的,因為相互尊重的感情根本不存在控制與駕馭,因為對方還沒開口,我都可以做到...

愛是尊重沒錯,唯有雙方相互尊重,愛才能自由,相愛才是幸福的..

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

"愛"是責任,不是負擔...

責任是完全自動的行為,是一個人"自動"對另一個人所"表現出來"以及"沒表現出來"的"需要"做出的"回應",就是我"能夠"並且"準備好"回應另一個人的需要.

愛是心理上的而非物質上的活動,所以愛就是可以照顧對方心理上的需要(而不是單純的請客吃飯,借用陳奕迅的歌:P)

因為責任是自動的行為,所以付出的人不會感到是負擔.如果感到是負擔,那就是因為不能自動付出,而是被逼付出,那樣痛苦的愛,還算愛?又何苦去愛?

若在"愛"裡面的付出真的要說成是負擔,應該也稱作"甜蜜的負擔"吧:) 再辛苦,也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多...

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

"愛"是"照顧",並且甘之如飴.

如果你說你愛花,你卻沒去持續澆灌它,心情好時間多才澆澆水,心情不好或忙碌時就任其枯萎,還有人會相信你"愛"花? 不如不去種花...

如果你說你愛你的寵物,心情好時間多你就餵養它陪它玩耍,心情不好或忙碌你就忘了它,還有誰相信你"愛"你的寵物? 不如不去養它...

如果一位母親疏忽哺育嬰兒,嬰兒哭鬧她繼續睡覺,幫嬰兒換尿布又嫌髒,雖然她給嬰兒買最好的奶粉及用品,又有誰會相信她"愛"她的孩子? 不如不去生他...

所以"愛"不是輕鬆便利的,不是你想理會就理會,不想理會就擺一旁的...

"愛"是"積極""主動"地為"所愛的對象"付出"勞力",並且甘之如飴...

若你不懂愛,為何你又要去愛? 不如不去愛他...不去折磨他...

愛的藝術"The Art of Loving"-第二章-愛的理論 - 愛是"給予","施"而不"舍"

愛是"給予",說到"給予",或許像是捐錢...不一定富有的人就會捨得給,不一定貧窮的人就無法給,"給予"是一種真正富有的體現,再富有的人,若"給予"給他帶來不安,害怕失去九牛一毛,那他在心理的上是貧窮的...所以,愛是心理上的給予,能給愛的人是富有與快樂的.

在愛的給予中,這種給予並不是為了回報才給予,但是,這給予必須要有反射,才能構成"相"愛(雙方面的),不然只是單戀或前面提到不成熟的愛...構成"相"愛的給予,給予的人把愛給的對方,對方接受到了愛,那愛讓對方富足了,對方自然會有能力把愛給予你,(當然球打過去了,若沒打回來,握著球拍佇在場上又是幹啥?),若對方無法將愛給你,那你給的愛是無能的...無能的愛不能構成相愛...

更簡單的例子,你想要享受開車的便利,首先你必須要去學駕駛(不包括那種塞錢包合格的啦..);你想要彈鋼琴你首先你就要去學看樂譜;但怎麼沒人想到你若想得到愛,首先你就必須學懂甚麼是愛??

給予就是接受,是一種建設性的態度,就像老師不只教導學生,他若有真誠與建設性的態度,他也可以從學生那裡學到不少東西(三人行必有我師焉)...要達到這種雙方良性的互動,首先雙方就要有建設性的人格發展,就是擺脫依賴性,跳出自我陶醉,摒棄剝削他人的慾念,這樣他才能得到更多.

如果你付出的愛,無法讓你成為被愛者,這愛是無能的,是一種不幸...

用愛換取愛,才是相愛...

愛"施"而不"舍"...